文章来源:http://www.cna.com.tw/news/ahel/201806200110-1.aspx
(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0日電)唐獎第3屆漢學獎得主之一、美國哈佛大學退休教授宇文所安(Stephen Owen),是唐詩研究權威,曾獨自完成現存千首杜甫詩的譯注。他娶了華人為妻,師生戀曾轟動一時。
唐獎基金會今天揭曉「漢學獎」得主,宇文所安的得獎理由是:「學植深厚,中國古典詩文的理解廣泛而精湛,唐詩之研究與翻譯尤足稱道。」
現年72歲的宇文所安,20餘歲就拿到博士學位,且立刻在耶魯大學獲得教職,後來轉到哈佛大學,一直到今年4月退休,上百位中國、日本、歐洲等地的學者不遠千里出席他的退休活動,成為學界盛事。
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表示,宇文所安常幽默地說自己是「胡人」,取了個胡人的姓氏,名字的意思是「宇宙文章,察其所安」,顯示了與天地共鳴的龐大視野。
宇文所安最為人所知的是唐詩研究,有30多本專門著作遍及初、盛、中、晚唐詩,幾乎全部都有中文譯本。他認為詩歌不只是一種「文類」,更是一種歷史脈動中的感覺結構(structure of feeling)。
王德威解釋,詩就像是唐代的windows,是互通有無的聯繫網路、古典文明最重要的編碼系統,唐代知識份子、上層階級的各種活動,幾乎都要透過「詩」來應答。宇文所安一再提醒我們,詩作展現的不只是藝術,也投射了作者對當下政治、文化、社會環境的想法,唐詩研究的不只是狹義的文學,更是廣義的文化史。
在唐代眾多詩人之中,宇文所安特別鍾情於杜甫,認為杜甫代表唐詩文化的最高表現,他曾一人完成現存約1400首杜詩的翻譯,出版6巨冊的「杜甫詩」,廣為學界所用。
王德威表示,中國大陸也曾出版杜詩的英譯版,但社會主義集體勞動的結果,往往較缺乏連結和一致風格,宇文所安以一人力量,下足考證功夫,完整呈現杜甫的生涯著作,堪稱重量級的成就。
宇文所安的感情世界也讓人津津樂道,他的第一段婚姻,以妻子離世劃下句點,61歲時續弦娶了當時36歲的中國籍學生田曉菲,「師生戀」加上異國戀曲,曾轟動一時。
王德威說,田曉菲是「才女型人物」,很年輕時就有名氣,後來到哈佛成為宇文所安學生,進而譜出戀曲,曾讓其他學生相當嫉妒。
王德威表示,宇文所安擁有「詩人」般的氣質,非常平易近人,平時最大嗜好就是抽菸斗和喝美酒,和田曉菲是詩人配才女。宇文所安退休後,由田曉菲接續領導他在哈佛大學的比較文學研究。
年逾70歲的宇文所安今年退休,日前參加一場詩學討論會,晚上到旅館外頭抽菸斗,卻因下雨地濕,不小心踩空跌了一跤,隔天緊急送醫開刀,肋骨、脊椎、肺部受傷,目前正積極復健中。王德威說,希望唐獎的喜訊,能加速他病情康復,9月如期來台,讓台灣民眾見證大師風采。(編輯:陳清芳)1070620
延伸閱讀》唐獎得主斯波義信 曾剖析台南角頭聯境
延伸閱讀》影/第3屆唐獎證書 摺紙概念超吸睛
延伸閱讀》如何讓癌症煞車 唐獎生醫3得主各有妙招
延伸閱讀》更多「唐獎讓世界看見台灣」系列專題看這裡
關鍵字標籤:仙台旅遊景點
|